7月1日配资股配资,“农耕文明馆”在江门恩平市横陂镇横东村揭幕。馆内陈列着300多件征集自横陂镇及邻近乡村的明清时期农耕物件,依年代布展于两个展厅,展现了这个恩平滨海小镇在山海交融中孕育的独特文明印记。
恩平市横陂镇拥有102个姓氏,是恩平市唯一的沿海镇。“农耕文明馆”以“山海耕读”为核心主题,融合了海洋文化与农耕传统,通过实物陈列、场景复原等方式,记录了这片土地上千年来的耕耘智慧与生活变迁。
“农耕记忆”展区陈列着从各村征集的传统农具。耕作工具如清代木质犁耙、铁锄等,见证着农耕文明的肇始;复原的“男耕女织”场景,展示了曲辕犁、水田耙的使用方式。
馆内收藏的农耕用具有:
灌溉工具:馆藏亮点当数龙骨水车(翻车)。这种东汉发明的提水装置,利用串联刮板的木链设计,能将低处河水提升至高处农田。其链轮传动原理至今仍应用于现代疏浚机械,直观诠释了古人“旱时车水入圩,涝时排水于外”的治水智慧。
加工工具:石磨、风谷机、砻等器具集中展示了粮食加工流程。石磨由两片带磨齿的圆柱形岩石构成,其构造原理与现代辊式石磨一脉相承。观众可亲手操作石磨,体验传统豆浆制作中“一磨三刮”的精妙工艺。
渔业工具:作为沿海重镇,横陂的农耕文化与海洋文明密不可分。馆内陈列的渔网、蟹笼、蚝耙等渔具,与龙骨水车、犁耙等耕具,共同演绎着“耕海牧渔”的村民生活。
据了解,横陂镇“农耕文明馆”是文化展示的窗口,更是传承的教育基地,当前,横陂镇正探索“传统+科技”的创新路径,与电商平台合作打造“镇海湾”农产品品牌,致力于将展馆升级为集“文化展示”与“产业孵化”于一体的复合空间。
撰文:冯创志
来源:南方农村报配资股配资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